SEM營銷 / SE0營銷 / SMM營銷技術
善實戰SEO高端人才的智慧結晶
2018-05-11 作者: 來源:
摘要:“在11月26日中午12點前,如果你的微博賬號沒有清除掉公眾賬號的推廣(包括背景圖、粉絲服務后臺、微博正文引導等),你將面臨被禁言和封號的可能。”新浪微博發布的這一消息,被外界發酵解讀為,自今年4月微博啟動一系列策略禁止用戶在微博推廣微信公眾號后,微博對于微信公眾賬號的第二波“封殺令”。11月26日,微博方面對《第一財經日報》稱此舉并不是針對微信,而是主要針對通過微博粉絲服務平臺發布違規營銷信息的行為。
針對封殺一事,微信方面在給《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回復中稱:“微信對新浪微博整治自身平臺的舉措表示歡迎。用戶體驗是公眾平臺的基石,這是我們的共識。一直以來,微信都反對惡意營銷、過度推廣等行為,并一直對過度營銷和誘導分享行為予以堅決打擊。”
微博“先狙擊,再掃射”
11月25日晚,微博高級產品運營經理劉新征首先發布長微博“預警”。
他轉發了一篇自己在今年4月所寫的《為什么要禁止推廣微信公眾賬號》的文章,并提請利用微博推廣微信公眾賬號的大號們小心,“希望小伙伴們還能一起愉快地玩耍,這次先是狙擊點殺,然后才是掃射。”
隨后新浪市場運營官方微博@新浪第一互動轉發該消息確認,同時稱歡迎相互舉報,“鼓勵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火藥味十足。
不久,微博的粉絲服務平臺也發布官方消息,稱即日起針對通過粉服私信群發功能、自動回復、自定義菜單下發二維碼圖片和營銷信息的賬號,將會進行集中處理。
和微博在今年4月啟動一系列策略禁止用戶在微博推廣微信公眾號相比,微博CEO王高飛稱,這次主要針對部分“微商”即用誘導方式做營銷的賬號會加大處理力度。特別是通過關注自動回復、關鍵詞自動回復、私信群發等功能下發營銷類圖片二維碼的賬號,不論二維碼是否指向“關注某微信公眾號”,二維碼等垃圾營銷都將被處理。
“11月份針對這些營銷號發的電商鏈接采取封禁,然后他們營銷方式改成發二維碼了。”王高飛解釋。
“這些微商對微博的商業化影響比較小,但引導用戶進入的微信、易信、淘寶等平臺的賬號或店鋪中,不少含有大量假貨、色情等,損害用戶體驗。”一位接近微博方面人士對本報記者說,這是微博在運營層面決定加大力度打擊誘導營銷的微商的原因之一。
共同敵人
在封殺背后,為何微博多次向微信公眾賬號“開刀”?
在微博高級產品運營經理劉新征看來,因為“微信公眾賬號,既違背了微博的基本價值觀,同時又有可能傷害到微博的護城河”。
他稱,微博的護城河是基于鼓勵個體發聲、激勵促進信息公開傳播、增加社會透明度的理念,打造的內容生產平臺與內容傳播平臺;但微信公眾賬號的形態則完全逆流,微信公眾賬號實質成為一個私密產品中缺乏社交基因的閱讀器。由于缺乏社交的推廣,微信公眾號開始 寄生 在微博這樣的平臺宣傳自己,這樣的行為影響了用戶的體驗招致了用戶的反感,因此微博決定不再予以容忍。”
他同時寫道:“微信推出了各種新規來整頓微信公眾賬號,包括禁止互推,禁止故意引導關注等,這對微信的健康發展來說,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微信公眾賬號各種推廣動作,讓微信這個主站產品本身都很煩,微博有什么理由待見呢?”
劉新征隨后刪了“預警”微博,否認了這是針對微信封殺“阿里系”快的打車的回擊。他繼而解釋,微信和微博是兩個形態不同的產品,雙方都不會以對方為競爭對手,在搶奪用戶時間方面所有APP都有競爭,但惡意營銷是共同敵人。該處理的會處理。”
微博微信之爭
盡管微博方面強調,微信和微博雙方都不會以對方為競爭對手,但在“封殺違規營銷”背后,圍繞微博和微信這兩款社交產品對于用戶碎片化時間的爭奪越發激烈,這也代表了互聯網巨頭在新商業版圖的爭奪與圈地。
“微信拉走了大量的微博活躍分子,微博肯定不能坐以待斃,采取一定的自衛手段可以理解。”針對此前微博禁止微信公眾賬號的舉措,電信運營商研究者馬繼華指出。
而在互聯網評論人士洪波看來,微博封殺微信公眾號的做法更像是在刷“存在感”,“這對微信不會帶來任何影響”。
新浪微博和騰訊公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新浪微博9月活躍用戶(MAU)增至1.67億,增幅達36%;而微信月活躍賬戶數則達到4.68億,比去年同期增長39%。
“從用戶停留時間看,微信已對微博造成了威脅。”早在2012年11月,新浪董事長兼CEO曹國偉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的講話,正面回應了騰訊微信與新浪微博之間的競爭。
在今年新浪微博IPO時,當被記者問及微博與微信的區別,曹國偉當時的回應是:微博早一些時候起來,大家用微博獲取信息,參加公眾交流。微信出來之前,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用微博跟朋友溝通和交互。微博是一個公開的網絡,它很多網絡機制是媒體結構,是以興趣為維度形成的網絡結構。微信是私密空間,是朋友之間分享溝通的平臺,微博上朋友之間溝通的時間轉移到微信上了,效率更高。這也造成了許多人同時使用兩個應用的現象和趨勢。
他稱,微博越來越成為一個純粹的社交媒體,微信更像是一個私秘的平臺,讓朋友之間能夠更好、更有效地去分享、去溝通的平臺。兩種應用在用戶使用上都會有很強的需求,各自都能夠以自己的特點跟它的趨勢進行很好的發展。
公司地址:北京朝陽區團結湖嘉盛中心10層
微信:qq652807263
服務手機:13693193565
E-mail:888@edo200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