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營銷 / SE0營銷 / SMM營銷技術
善實戰SEO高端人才的智慧結晶
2018-06-23 作者: 來源:
2018年4月,新組建的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浙江寧波召開全國電視劇創作規劃會議。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作為視頻行業代表參會,在他的發言中,特意提及了愛奇藝的一個低調的部門——“影視節目規劃研究中心”:
“為了將平臺內容編審管理向電視臺的前置管理模式靠攏,我們成立了愛奇藝影視節目規劃研究中心,統籌自制內容創作規劃。從劇本審讀開始,對每個作品進行風險前置把控和內容制作全流程編審管理,實現藝術與思想的雙平衡。”
2015年11月,愛奇藝成立“網絡影視節目規劃研究中心”,負責監測及把關視頻網站自制內容和引進內容。2017年5月,中心更名為“影視節目規劃研究中心”。據了解,這樣的機構設置,在中國的商業視頻服務平臺并不多見。
2016年12月,該中心獲得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頒發的“優秀創新案例獎”,這也是當年獲獎的優秀創新案例中唯一的體制外商業機構。
搭建視頻網站編審體系 愛奇藝完善內容把控引領品質創作
王兆楠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在愛奇藝自制的影視節目的主創名單中,除了最重要的出品人、總監制以外,還有一個總編審。作為愛奇藝執行總編輯,王兆楠一直以“總編審”的身份,出現在愛奇藝出品的自制內容中。
“影視節目規劃研究中心”是怎樣誕生的?愛奇藝“總編審”具體負責哪些工作?視頻網站如何通過“自審自播”實現價值導向和商業利益的兼顧?為了回答這些疑問,影視獨舌對愛奇藝執行總編輯王兆楠進行了一次專訪。
對照電視臺設立的愛奇藝編審體系
2009年之前,王兆楠一直在廣電系統里工作,主要服務維亞康母等海外電視傳媒集團,負責幫助它們在中國落地、拿牌照,以及節目發行。加入愛奇藝以后,王兆楠負責平臺網絡視聽資質及政策對接相關事宜,第一件事就是為愛奇藝申請《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互聯網領域以前主要都是和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等,以信息網絡安全為核心的部門打交道。“當用戶體驗開始轉移,視頻網站影響力越來越大時,這個行業必然會重視對內容輸出的把控,因此,與影視文化內容的主管部門溝通越來越頻繁”,王兆楠談到。
2013年,愛奇藝收購PPS,社會各界開始關注愛奇藝的發展。由于愛奇藝的模式一開始就是長視頻,覆蓋電視劇、電影、紀錄片、動畫片,還有一些晚會綜藝,同時還自辦節目,從某種意義上講,相當于網絡電視臺。如何對新事物進行有效監管成為一個問題。
王兆楠在愛奇藝的職務是執行總編輯,在傳統媒體,總編輯要負責管理總編室,但是在商業視頻網站,這樣的照搬就非常不適合。
“總編室是做節目排播和平臺資源運營的。已經制作好的節目到了這個環節,如果出問題不能播,損失會比較大。” 因為有服務海外電視臺的經歷,王兆楠發現外國的電視媒體沒有總編室,但有類似機構,內容審查一定是前置的。
2015年,由愛奇藝出品的自制劇《盜墓筆記》的單集成本達到了500萬,同時也帶動網絡視頻付費潮流興起。中國內地電視臺一直沒做起來的“付費電視模式”通過視頻網站實現了。
就在當年,參照海內外電視臺相關機構,王兆楠創立了愛奇藝“網絡影視節目規劃研究中心”,兩年后更名為“影視節目規劃研究中心”。
“影視節目規劃研究中心主要負責自制內容的前置風險把控,在項目立項之初做好把關。同時,這個中心也是配合愛奇藝首席內容官,在內容安全管理上的重要支撐”,王兆楠很清晰自己的定位。
“影視節目規劃研究中心”都做了哪些事?
根據2012年國家廣電總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網絡視聽節目審查實行“三審制”。
“具有網絡劇播出資質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單位播放網絡劇、微電影、網絡電影、影視類動畫片、紀錄片等視聽節目,應組織3名以上審核員進行內容審核,審核一致通過后,由本單位內容管理負責人復核、簽發。”
王兆楠把愛奇藝所有視頻內容分為三大板塊:PPC、PGC和UGC,分別進行有針對性的審核。
UGC是用戶原創內容,這是網民自發上傳的視頻,由監控中心24小時審核。除了多道人工審核之外,還有先進的AI技術做輔助篩查。
PGC是專業機構制作的內容,分布在愛奇藝各個頻道。這部分視頻由總編室和所屬頻道聯合審查,“三審制”完成之后,交由執行總編輯王兆楠簽字后上線。
PPC內容是愛奇藝審查重心。這一塊主要由自制和引進版權內容組成,影視節目規劃研究中心主要負責PPC頭部內容的編審,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愛奇藝出品的影視節目,以及海外引進的版權內容。
據介紹,“影視節目規劃研究中心”的主要職能有兩個:第一,負責愛奇藝自制內容和引進內容的審核,保證重點節目安全播出;第二,開展行業研究,分享最新政策、行業信息,服務內容團隊,制作出符合互聯網傳播的優質內容。
目前,該中心的成員主要由熟悉國家政策,且有豐富內容編審經驗的人員組成,對外協同主管網絡視聽的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對內協同各業務團隊。
一手掌握政策,一手助力爆款,政策和商業的結合,這是研究中心編審們的KPI。
在中心業務組成結構里,劇本審讀是編審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編審,絕對不是編劇的絆腳石,而是劇本醫生——要幫它把病治好了,不是給弄死了。”在網劇方面,編審要和編劇打交道;在網綜這塊,就是協調編導。
以綜藝為例,編審要協助編導設計環節,既保證價值導向正確,又能讓觀眾哈哈大笑。
王兆楠介紹,由愛奇藝出品的《奇葩說第四季》第9期“父母提出住養老院支持嗎?”榮獲2017年優秀原創網絡視聽作品“優秀網絡綜藝節目”表彰,使得這期節目既叫座又叫好,負責這期節目的編導原來是米未傳媒實習生,后來應聘成為研究中心的正式編審。
中心希望越來越多這些既懂網生內容市場又有懂政策、懂導向的年輕人,加入到這個團隊。
網絡劇方面,在劇本創作階段,就由中心專職編審審看并提出相關修改意見。如果劇本出現問題,會提前跟編劇勾畫出來,一定爭取機會在拍攝時探班。“我要看最不踏實的那一段是怎么拍的,如果有問題會現場跟導演磨合本子,想方設法不把損失放到最后”,王兆楠介紹。
為了系統強化公司全員的內容安全管理意識和能力,在愛奇藝黨委書記、首席內容官王曉暉的總體部署和指導下,王兆楠率領中心編制了《愛奇藝內容運營手冊》,所有愛奇藝員工入職都要學習。
這本公司內部的“內容安全守則”,將市面上所有跟網絡視聽內容有關的法律法規,按照愛奇藝人能夠看懂、執行的語言重新編寫。
王兆楠也表示,中心的成員不定時會到其他城市分公司開展巡回培訓,對手冊要求和規范向進行貫徹落實,因此這個部門還有一個內部培訓的功能。
“自審自播”是創作權利,視頻網站要做引領
盡管現在的網絡視頻平臺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自審自播”體系,但偶爾還是會出現節目“下線”的問題。王兆楠表示,雖然是“自審自播”,但“度”在哪里很難精確把握。“反過來看,下線也不是壞事,它觸發了臨界點,對于我們都是學習的過程。”
據介紹,節目“下線”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下線禁播,一種是下線重編。目前,在愛奇藝平臺,除了網絡劇《余罪》之外,其余自制內容基本都是重新修改之后再度上線,“《余罪》主人公過于鮮活,雖然看上去比較接地氣,但這樣的警察形象確實不大適合”,王兆楠反省。
同樣是罪案劇,愛奇藝在2017年推出的《無證之罪》上就更加謹慎。該劇拍攝完成后,中心組織影片專職審核人員進行審核,邀請國內知名影視劇評審專家審看,主動申請公安部宣傳局協審,匯總各方意見和建議后反饋制作方多次修改。
即便是下線也分“時令”。比如,《盜墓筆記》時隔幾年之后也下線重編。“我們也學習度、方向、火候是什么。這也是一個培訓的過程,別人家的作品下線我們也在關注,別再犯這毛病。”
在王兆楠看來,經過一些節目的“下線”,某種意義上講創作環境更加正規了。只要堅持“自審自播”,網劇還是擁有一個相對寬松的創作環境。
“我們務必將‘自審自播’做好做到位,把監管部門賦予網絡視聽平臺的這份權利和責任真正落實,不辜負監管部門及社會公眾的信任。”
王兆楠認為,未來真正的競爭不在網臺之間,也不在視頻網站之間,而是其他娛樂形式——直播、游戲、短視頻、網購等等,“一個人每天空閑時間4、5個小時,卻要在手機上繁多的APP之間互相切換,每個APP能夠被使用的時間非常有限。”
因此,未來行業的業態可能會不斷變化,影視節目規劃研究中心也將隨著平臺業務結構變化及行業發展,做動態的調整,做到與時俱進。
“以前的文學作品都是豐富的,現在的網絡文學都是清一色的總裁文,這就影響我們下游的產業。流水賬太多了,這樣拍出的片子怎么審?”王兆楠認為,當前的創作者應該沉下心來好好想想作品,不要再做快餐式消費,在全行業里形成一股健康的發展環境。
從傳播力來說,網絡視聽新媒體確實已經成為廣大百姓日常文化產品消費的主流平臺之一。
2017年全國新上電視劇241部,而當年新上網絡劇達295部,已反超傳統電視數量。網絡買什么、做什么、播什么、怎么播已經不是由自己的好惡喜樂來決定,更應考慮社會責任、文化影響、價值引領。
對于視頻網站而言,更重要的在于引領行業,這里的“引領”包含兩方面:一種是內容引領,一種是模式、方向引領。所謂內容引領,指的是讓傳統影視行業中的優秀創作者、機構,在互聯網上多創作,發揮他們的影響力;
所謂模式、方向引領,指的是用多元化的技術手段,創作新的題材內容、觀看模式。新的形式賦予新的內容,而且都是健康有益的,比如同樣的一部網絡劇,用VR看就不一樣,似劇也似游戲,給用戶帶來全新的視聽體驗。
這兩方面的引領,都是愛奇藝影視節目規劃研究中心今后的發展方向。
(稿件來源: 影視獨舌)
關鍵詞: 愛奇藝
公司地址:北京朝陽區團結湖嘉盛中心10層
微信:qq652807263
服務手機:13693193565
E-mail:888@edo2008.com